風味物質及食用色素的添加
風味物質的添加在進口處添加的風味物質經擠壓后會顯著變化,主要是風味劣化、揮發性風味組分消失、風味物質高溫下的相互作用和分解作用。研究顯示,使用膠囊化風味物質可提高效果。一些情況下,風味物質會干擾質構的形成,特別在引入脂肪物質時。基于這些原因,實際加風味物質是在膨化和干燥之后。最普遍的組分是油、鹽和干酪粉,其中植物油一般為椰子油或椰子油與豆油、棉籽油的混合物。添加物一般在不銹鋼容器中混合,混合物在振動式涂布機上噴灑。
含主要風味添加劑的半成品在烤爐中膨化或油炸時能保持較好,采用這條途徑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是風味組分化學穩定性好。天然風味添加物質(如干酪粉)對制品的質構和膨化率有顯著的影響。一般公認冷水膨潤的糯性玉米淀粉可用于制作性能良好的面團,此種面團含有風味物質,在油炸或烘烤后其體積可膨大至原體積的1.5~10倍。干的配料可在行星式混合器中混合,形成均勻的面團,面團經壓片、切割擠壓或其他方法成型,然后在190~250℃下烘烤4min或在181℃下短時間油炸。
在半成品中可以添加多種天然風味物質。wATER(1972)發明了一種方法制造含有各種風味材料的片狀小吃食品,包括海洋生物、肉、禽、蔬菜及水果 具體做法如下:1份去殼蛤加上3份水(質量比),在密封容器中加熱到86℃,20min后用冷凍設備進行冷卻,蛤切碎,然后與其他組分(包括剩余的水)混合,整個混合物煮到由。BR()OKIELD粘度試驗確定的比粘度,將漿倒入薄的、相對光滑的支持表面以形成O.48cm厚的薄層,然后加熱支持表面,使漿上下表面變硬,表面結皮,水分含量降到9.75%。熱處理的制品會形成許多小片,脫水片的厚度比其他表面略厚。半成品若包裝合適,可保存很長時間。半成品可在花生油中在204~213℃之下油炸,條件適宜時可膨脹4~5倍。
(2)食用色素的添加一些情況下,擠壓膨化產品用食用色素能很好著色,加入量(300~600)x10mg/kg就可滿足要求。添加量再高會形成虛假的不自然的顏色。食用色素可在擠壓前干混合操作中加入,色素溶液有時會在進入加壓室之前就與進料螺旋相碰。如果要避免加水,可以換用極性溶液如丙三醇或酒精。擠壓和油炸小吃食品,經常可觀察到退色現象,這與四個主要因素相關:①過熱;②與各種蛋白質反應;③與還原性離子如鐵、鋁等反應;④與還原糖反應。也有物理因素的退色,如:泡沫結構導致光線折射,使基色變淺,氣泡越小,顏色越淺。
- 相關文章:
低溫與微生物的關系 (2013-8-14 10:48:31)
非酶引起的食品變質 (2013-8-13 10:36:47)
蝦片間接擠壓工藝 (2013-8-4 9:6:15)
傳統膨化制品——蝦片的傳統工藝3 (2013-8-4 8:21:54)
傳統膨化制品——蝦片的傳統工藝2 (2013-8-4 8:6:24)
傳統膨化制品——蝦片的傳統工藝1 (2013-8-3 11:27:3)
片狀食品3 (2013-8-3 9:47:41)
片狀食品2 (2013-8-3 9:13:0)
片狀食品1 (2013-8-3 9:3:53)
顆粒球形食品2 (2013-8-3 8:13:25)
奶油的貯藏 (2013-8-2 15:57:20)
顆粒球形食品1 (2013-8-2 11:45:49)
- 留言列表: